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蒋馨柔:在无声的世界里舞蹈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无声的世界里翩然起舞,美丽而残酷,靠得是对肢体语言的天然悟性和对节拍的深刻记忆——她是来自西安的听障女孩蒋馨柔,从8个月牙牙学语的婴儿到亭亭玉立的舞者,经历了24年

在无声的世界里翩然起舞,美丽而残酷,靠得是对肢体语言的天然悟性和对节拍的深刻记忆——她是来自西安的听障女孩蒋馨柔,从8个月牙牙学语的婴儿到亭亭玉立的舞者,经历了24年的无声世界。这位不肯向命运服输的西安姑娘,完成了难以逾越的自我挑战,她用自己的舞姿实力诠释,只要热爱,没有什么不可能。

伴随着音乐的律动,舞台上的女孩翩翩起舞,白色的舞裙随着曼妙的舞姿散开花朵的模样。在王力宏《无声感情》歌曲的MV 里,女主角蒋馨柔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和灿烂的笑容,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记住了这个独特的女孩。

蒋馨柔是一名听障女孩,从12岁就远离家乡来到北京追求舞蹈梦。一路走来,虽然听觉障碍让她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但追梦的过程也为她的生命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刚出生8个月, 就无法倾听世界的声音

一个身材窈窕、白白净净的女孩往那一站,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你,你脑海中除了赏心悦目这几个字,恐怕不会想到她是一位听力障碍者。

蒋馨柔1994年出生在古城西安,刚出生8个月,还没来得及多倾听一下这个世界的声音,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性湿疹,就让她的右耳永久性失去了听力,左耳需借助助听器才能分清有声与无声的区别。

短暂的茫然和无助后,蒋馨柔的妈妈认为女儿的人生不应该因为医学上的定义而残缺。在她眼里,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差别。蒋馨柔的声音世界是通过感知震动建立起来的,为了让女儿拥有正常人的生活,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朋友交流,妈妈从没有想过让蒋馨柔学习手语,也没有送她上过一天特殊教育学校。“我一直像普通孩子一样在学校读书。从小妈妈就教我学习唇语。妈妈会把我的手放在她的颈部,让我感受喉咙的震动和气流发出的声音,并学习模仿”。

为了帮助蒋馨柔发出“喝”的字音,妈妈将一口水含在嘴里,通过发声让女儿观察水在嘴里的震动,并让蒋馨柔也含一口水学习。“一开始因为学不会,我总是把水咽下去。后来妈妈让我含盐水来练习,慢慢地就忍住了”。单是这一个“喝”字,妈妈就教了她三四个月。没有人告诉蒋馨柔的妈妈,应该如何帮助听障的女儿学会发音和说话,在一次次失败和经验积累中,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单字一个单字地教蒋馨柔发声。蒋馨柔也渐渐读懂了妈妈的口型,学会了说话和读唇语。

为了帮助女儿找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妈妈在生活中随时注意着女儿的兴趣所在。7岁时,妈妈见蒋馨柔的身体特别灵活,模仿能力和协调性都很强,在舞蹈方面十分有悟性和天赋,于是就把她送到了舞蹈培训班。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到了舞蹈班,听不见音乐成了蒋馨柔最大的困难。在助听器的帮助下,她只能听到音乐开始的第一声和最后一声,其他动作全靠数拍子完成。上课时,蒋馨柔就根据老师比划的拍子感知节奏。下课回家后,再跟着妈妈对着视频一遍一遍,一拍一拍地数节奏。

尽管学舞蹈又苦又累,但因为热爱,蒋馨柔乐在其中。她喜欢下了课和同学打打闹闹,尤其喜欢跟着电视画面扭动腰肢,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舞蹈明星那样登台演出,让台下观众拼命鼓掌。

60年无先例, “北舞”闯入首位“听障舞者”

2006年,蒋馨柔遇到一次能够通过电子耳蜗重获听力的机会。电子耳蜗是一种模拟人类耳蜗毛细胞工作原理的电子植入体,它可以帮助听力损失患者“重获新声”,走进有声世界,但那时的电子耳蜗外部接收器是体携式的,会有一根线夹在头发上一直连到腰部的接收器盒子,这对跳舞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恢复听力和舞蹈之间,蒋馨柔毅然选择了舞蹈。

也就在这年,蒋馨柔的妈妈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带着12岁的她来到北京学习舞蹈,蒋馨柔的爸爸留在西安经营一间小工厂,来支撑全家的所有花销。“那是我第一次离家,当我在火车上看着爸爸渐渐远去的身影,想到要面对未知的恐惧和紧张,我哭了。此后的十几年,我们一家三口就一直这样分隔两地。”

当时,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并不愿意录取蒋馨柔,因为他们从未招收过残疾孩子。但遭到拒绝后,母女俩并没有放弃,后来经过才艺展示等百般努力,校方终于同意让蒋馨柔试读3个月。在无声的世界里,蒋馨柔依靠一次次的模仿感知音律和舞步,这样的艰难拼搏,打动了所有专业老师。老师们感叹,这位西安姑娘是带着心中对舞蹈的纯粹感情而起舞,舞姿极富感染力与生命力。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agcdxxb.cn/qikandaodu/2020/1229/564.html



上一篇:西安网络舆论环境状况分析 ——基于制度伦理
下一篇:西安网络舆论环境调研报告 ——以陕西西安某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投稿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