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刊[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征[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投[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数[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栏[08/03]
读书能让你看清自己--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混过那些漫长幽暗
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混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读书,是为了能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
清人袁枚有一首题为《寒夜》的小诗读来颇有意思,不妨与各位分享于此:“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卷在手,或侧或卧,伴着袅袅氤氲,不久便心境澄明,进入那忘我境界。“红袖添香夜读书”、“雪夜闭门读禁书”,那该是何等的一番诗意?
也许有人说:“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想说的是:“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其实,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还有人说,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你,读书可以升华气质,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记得一位女作家说过这样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当时,看到这里,不知怎的,我的眼里竟有了泪水,心里暖暖的,禁不住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在我看来,读书的乐趣有很多,能够学到知识,这是读书最直接的功能之一。知识不像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你享有了,别人就不好再享有;也不像物质产品,只能一次性消费。知识是精神产品,可以传导、复制和共享。将来你走出校门了,也许走上了非专业所学的管理阶层,很多社会知识、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各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要通过学习这个途径来获得,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汲取社会智慧,发挥专业技能,提高做事本领,构建发展理念。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知识与事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联系表现在,知识是事理的基础,事理是知识的升华;区别表现在,知识是固定的,事理是灵动的,事理是知识的灵魂。因此,学习知识是对读书的初步要求,明白事理才是读书的重要目的。人们学习理论知识,就是要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业务知识,就是要深化对工作规律的认识;学习人文知识,就是要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加强自我修身和道德涵养。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与阅历有着密切关系,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与亲为,有些事也不能亲历与亲为。对于人生来说,许多知识和经验是间接获得的,而读书恰恰是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最直观的途径。在书中,你可以感到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对时代的看法,对生命的体验,对人生的领悟,对社会的思考。
说白了,读书就是在阅读别人的人生,用他人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的阅历丰富了,自然能提高做人做事的能力。国外有一项研究,说是在疲惫不堪、心情烦躁时,读书、听音乐、喝茶、散步,哪一项更能减轻人的压力并放松心情?最后的答案是读书。因而,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宁静才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精神气质和处世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明白了更多事理,就会提升文化品格,才能养成健康人格。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agcdxxb.cn/zonghexinwen/2022/042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