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刊[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征[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投[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数[08/03]
-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栏[08/03]
读书能让你看清自己--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那个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都具有明显封建局限性的年代,一代大儒曾国藩先生就提出, 读书的目的有二:进德修业和经世致用。“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
在那个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都具有明显封建局限性的年代,一代大儒曾国藩先生就提出, 读书的目的有二:进德修业和经世致用。“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是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当然,“进德”、“修业”仅仅是读书人个人的目的,而真正的读书人是有其终极目的的,那就是经世致用。
那虽是旧社会读书人的人格理想和生活状态,但不可否认,也带着令人敬仰的可贵性和使命感。要知道,曾先生所处的历史时期,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举国上下士气颓丧,读书人除帖括诗赋、欲得举人进士外,已无所谓志向,不知何为学问。“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用此等人做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他想改变这种风气,以读书来改变人的气质,“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今天,当然与昨天不能相提并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生活空前丰富,所以对文化的认知和知识的需求也大不一样,也需要与时俱进。
书是知识的积累的反映。有的书甚至是一个人,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化几天时间,读一本书,结果是得到了这个人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这是读书的好处。但是,要运用书本知识就不能这样简单了。凡事要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做,不能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做。很多书是前人的总结,我们现代人要做的是新时代的工作,知识的最终结果在于应用,其效果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上。因此,必须要坚持学以致用、行知合一。不能应用的话,就是书呆子了,书就白读了。
满腹经纶不与社会接轨等于什么都没学,知道了道理不去深入实践等于零。因此,我建议,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而且必须要带着思想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去读。为什么要带着思想呢?光图好看,光浮在文字上去陶冶情操,不对书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过滤,你永远读不出字面背后的真味。只有经过了细心思考,你的思想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坚实更有力。
例子很多,不胜枚举。你可以随便翻开一些名人传记看看,那些有作为的人,都不是不学无术、满腹空空之辈,就算有些“风流人物”读的书不多,但你要明白,至少他身边的追随者或智囊团都不简单,其背后都或多或少地站着一些知识渊博、才华超群的人。
在风云激荡的古代,关羽看半部《春秋》可以傲立三国,王婵一部《鬼谷子》可以纵横雄霸,孙膑一部《孙子兵法》可以昌盛本国,那么,我要说,现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一旦从学校的专业知识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一部《弟子规》就可以从获新生。只要有心,处处是学问,遍地皆文章。

总之,无论什么时代,不管你身处何种境地,多读些书,总会不吃亏的。比如,你读了法律方面的书,你就有可能将来遇到问题时,节约一大笔律师费;你多读了些医药保健方面的书,你就会节省些医院挂号费。如此,无论从哪个层面说,你都是划算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书是一剂良药,也是一面镜子,可以关照古今,读懂兴衰,可以知耻辱,明得失,在你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用最小的代价拯救自己。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世界很大,但书才是最大。因为,书会让人长大,让世界变小!

我们的人生一定没有白费的努力,也一定没有碰巧的成功。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做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包含着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付出的力,把那些每个不虚度的日子串联起来,就能换来我们现在丰盛而幸福的人生状态。

实际上,到后来,你越学习,就越觉得自己懂得的东西还很少;你看到的世界越大,就越觉得自己渺小;见的世面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平凡;向知识领域掘进得愈深,向外界空间拓展愈广,你会对自我的认识愈清晰。于是,由量变到质变,你会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变得更加谦虚谨慎、淡然从容和前景开阔,因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感动的事。”如此,你不觉得“人生如书”么?人生确实是一部大书,就看你怎么去阅读,怎么去书写,因为那支命运之笔就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愿你我都能读懂这部大书,写好自己的人生!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agcdxxb.cn/zonghexinwen/2022/0424/811.html